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和國家產業政策的不斷加持,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已迎來良好發展契機。雖然市場前景一片光明,但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依然面臨設計、技術、人才、模式等四方面挑戰。
市場前景一片光明產業落地挑戰仍存
隨著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和國家產業政策的不斷加持,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已迎來良好發展契機,未來5-10年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。雖然市場前景一片光明,但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依然面臨設計、技術、人才、模式等四方面挑戰。
首次,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缺乏頂層設計。當下工業機器人產業在全國范圍內遍地開花,但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有其自身的獨特要求,并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引進。而目前這種粗放式發展模式,必將引起產業發展的不順暢,企業難以做扎實基礎,導致行業提前進入洗牌期。
其次,當前產業發展缺乏技術支撐。當前,我國精密制造整體水平尚不足夠,這就造成了國產工業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,嚴重制約了國產工業機器人核心競爭力的形成。
再次,我國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專業人才匱乏。工業機器人產業需要大量人才支持,但目前我國這一類專業人才短缺,使得高校、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與成型產品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,造成科研成果轉化效率低下,產業增速發展不明顯。
第四,工業機器人生產模式固化。我國目前人力成本仍然相對較低,除了大型的密集生產之外,使用機器人仍然是一項較大投資,而且定制、安裝、折舊和維修等費用超過了人工成本,帶來的利益不足以沖抵投入,因此國內企業對使用機器人持有疑慮,產業難以迅速壯大。